龙虎网讯(记者 戴小淞 通讯员 王若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中的从容让不少人心向往之,但如果这风雨不只一蓑,你是否希望天气预报更精准地帮自己找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路?
从诗歌散文到理学典籍,无论是山寺桃花始盛开,还是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气象元素早已融入我国的历史发展。而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气象服务不再只是“看云识天气,听风知晴雨”,而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依靠精密的监测设备、精准的数值算法,完成从“看天”向“用天”的演进。 济南热点网
面对气象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龙王山脚下,一个世界级气象创新平台——中国气象谷正拔地而起。
紧抓时代机遇 服务战略使命在肩
2019年,江北新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中国气象谷,由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气象产业自主创新与零碳服务基地,助力新区新兴服务业发展,服务长三角“双碳”先行角色建设,创建全国气象服务标。 杭州时政网
气象谷以“国家气象产业自主创新与零碳服务基地”为总体定位,构建“1+3”气象产业体系,打造智能气象装备1大核心产业集群以及专业气象服务、气象大数据、泛气象服务等3大特色产业集群。
相风铜乌,是古代科学家张衡制造的测风专业仪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作为中国气象谷展示交流平台的“相风台”目前已建成,为整个项目工期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部刘园园介绍,目前中国气象谷启动区项目正在进行室内精装修施工,同步进行室外景观绿化施工,预计今年6月完成正式水电气配套工程,9月完成室内精装修工程。
集成应用太阳能光热等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气象谷达到“气象服务枢纽·智汇零碳云谷”定位目标的手段。采用25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就能够提供20KW电力用以负载正常照明。此外,项目还设置了450T雨水回用设施,将地块内收集的雨水经达标处理后用于室外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用水。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率100%。通过这些方式,能进一步提高气象谷可持续发展能效,抓牢“双碳”时代发展机遇。
需求催生市场 打造气象行业之最
气象经济学上的“德尔菲气象定律”称,每投资1元可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的气象服务市场广,涉及面向农业、海洋运输、航空飞行、电力安全、交通安全等多领域的气象信息服务需求。”南信大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表示,根据国家气象局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报告,气象服务市场规模近期将达1000亿元/年,未来将达3200亿元/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内大气科学领域学科最全、科技研发能力最强的气象科技类综合高校。依托南信大“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优势,中国气象谷将培育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规划建设成为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气象谷和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作为已确定落户企业,旗云中天主要从事气象物联网智能制造、高精度气象预报服务、碳中和监测设备制造等,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气象物联网研发能力和人工智能精细化气象预报算法。“我们自主研发的物联采集系统,精度达到国际一级水平。在算法上,应用四维同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预报精度较行业水平提高60%以上。”旗云中天创始人汤金平介绍。
在气象企业发力提高自主技术的同时,产业链上强链补链的深度合作也在不断推进。据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丁亚婕介绍,中国气象谷目前在谈气象产业项目十余个,已引进泰爱信科技公司、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等项目。 台湾社会网
在加强自身招商的同时,园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等机构交流沟通,发挥其学科优势和人脉资源,加快气象科研成果转化。
夯实产业基础 双向奔赴做优做强
气象科技产业的市场容量虽然不大,但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从风云卫星到大型计算机,气象科技一直是科技水平的象征,不少国内大型科技公司也陆续进军气象科技板块。江北新区具备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布局气象科技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气象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雷达、卫星等涉及到芯片、传感器,数据处理涉及到存储、算法等,这与江北新区‘芯片之城’产业十分契合。”赵龙说到。同时,江北新区众多的高校资源、科研院所,以及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条,尤其在信息技术领域、智能制造领域的独特优势,也是对气象产业发展的一种加持。
据统计,截至2020年7月,江苏省在气象探测领域相关的企业为2720家,名列全国第二。市场需求增多,气象企业发力空间相应增加。作为一家服务于航空安全和气象的高科技公司,南京屹安科技聚焦全球激光雷达发展,自主创新开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监测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航空业提供全天时、全天候和多维度的的气象安全服务。 三明新闻网
“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场风切变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半径三十公里的风场以及风切变探测与预警。核心产品大气多参数探测激光雷达,能够提供更远探测距离,全方位保障航空安全。”公司负责人章振表示,落地以来,园区为企业在自主研发生产和气象服务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境培育产业,产业反哺以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具有良好的行业扩展性,大量的细分领域都需要精细化的气象数据和气象设备作为支撑。程勇介绍,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可以为包括航空、陆地运输、农业、新能源、环境保护在内的至少18个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可发掘的气象服务市场非常可观。
不难想象,随着气象谷的发展,从前端计算到后端服务、从设备研发到市场拓展,一条涵盖技术研发、装备运维、信息提供等方面的完整气象产业链将在此加速形成。
当下,高精准气象服务开始加速从气象台、民航等公共部门向产业领域拓展。精准提高气象观测技术,以满足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的气象市场需求成为趋势。未来,气象谷将在推动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等方面,凝聚形成共同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埇桥区新闻网
来源:龙虎网 编辑:李芳红